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坚持和发展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3、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现实是指:不被人的意志所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控制得体,防止过度或不足。关键是要把握事物的程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和认同。
6、实践的科学意义在于人们能够积极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中一切社会客观物质活动。
7、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8、人民创造历史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生产实践。
9、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上是指共产主义社会。
12、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作有:《中国社会各阶段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
13、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和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理论的提出者: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19、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