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论领域中的理论分歧
(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1、可知论:主张人们可以认识世界。
2、不可知论:主张人们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
(二)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主张反映论。
2、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主张先验论。
(三)旧唯物主义的消极反映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消极反映论
缺陷:第1、不懂得实践,把实践排除在认识论问题之外。
第二、不懂得辩证法,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革命能动的反映论
特点:第1、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
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三、认识的结构和本质
(一)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
1、认识主体;
2、认识客体;
3、认识工具(中介);
4、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四、认识的基础——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使事物的特性充分显露,为人们的认识的发生提供可能性。
2、实践使人的感官与事物相接触,认识的形成由可能转变为现实。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
2、实践的发展为解决新课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材料,使发展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
3、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出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着人类认识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4、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不依人们的主观而定,客观对象也不可能自动的进行检验,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检验。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